來源:科幻網(wǎng)
3D打印技術自誕生以來就備受關注,如今隨著科技的發(fā)展,3D打印技術已在眾多行業(yè)得到廣泛應用,其中在醫(yī)療行業(yè)取得的成果更是令人矚目。據(jù)報道,近日,美國醫(yī)生借助3D打印技術,為一只殘疾鴨子制作了假肢,使其能夠正常活動。
8644ebf81a4c510fa38f1beeed695f24d52aa5b1.jpg (24.29 KB, 下載次數(shù): 2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25 14:04 上傳
這并不是首例用3D打印技術制作出可使用的假肢,早在2014年就有醫(yī)生在與科學家的合作下,利用該技術為一名左臂有殘疾的5歲女童成功裝上了手掌。此外,還有醫(yī)生曾成功的為病人植入3D打印脊椎、利用3D打印技術輔助設計缺損的顱骨外形等。
9358d109b3de9c82dd6353aceeb1fa0319d8434c.jpg (22.75 KB, 下載次數(shù): 2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25 14:04 上傳
據(jù)了解,3D打印是一種以數(shù)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來使物體快速成型的技術。其方便快捷、一比一復制制造的特點,滿足了醫(yī)療制品定制化、精準化的需求,使得這一新興技術在醫(yī)療領域落地場景日漸廣泛。
有報道稱,目前我國多家醫(yī)院正加速“3D打印技術+醫(yī)療”落地,全國多個醫(yī)院已有3D打印技術應用的案例。該技術可以提前將患者的器官模型打印出來,用于術前規(guī)劃和提前演練,這大大縮減了手術判斷時間,提升了治療效果。
1c950a7b02087bf40ef445658ce32d2510dfcfdf.png (263.4 KB, 下載次數(shù): 2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25 14:04 上傳
此外,3D打印技術在醫(yī)療上還可用于手術導板和康復支架、骨科匹配和人體植入、活體器官打印。不過目前活體器官打印技術不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在道德層面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
專家指出,3D打印技術需要進一步“擬人化”,無論是材質還是手感等方面都要盡量接近真實的人體組織,且在材料多樣性上還需要進一步改進。據(jù)悉,目前,全球已經(jīng)發(fā)展出以金屬、高分子、陶瓷以及生物為材料的3D打印技術。
雖然3D打印技術可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但是因其是個性化定制產(chǎn)品且受自身材料、技術的限制,目前還無法量產(chǎn),在臨床上也暫時無法得到普及。不過這些限制正在逐一被打破,未來3D打印技術或許會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
上一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Xiangjia Li等 | 用于生物醫(yī)學應用的3D打印仿生材料和結構下一篇:AHM:3D打印可調(diào)節(jié)孔隙率的微凝膠支架促進細胞滲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