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鈦或鈦合金多孔支架已能接近人體骨模量屬性。然而,用于仿生自然骨的剛度梯度漸變特征非常重要,高孔隙率有利于骨細胞貼附/增殖/分化,低孔隙率保證了承載區(qū)足夠的力學性能需求。理想的有利于骨內生長的支架孔隙率為90%,如果采用均勻孔隙其力學性能難以滿足實際承載的強度要求,因而,功能梯度多孔支架(FGPS)將所需的高孔隙率和力學性能完美組合,為骨替代物提供了良好的綜合性能。傳統(tǒng)制造FGPS存在孔隙與力學性能可控性難、精度低、難重復等問題,而采用選擇性激光融化(SLM)能直接制造完整的互連通金屬多孔支架。
目前少有研究側重于SLM制備FGPS。為此,華中科技大學史玉升教授團隊圍繞三維周期極小曲面D型曲面單元,采用SLM制備不同梯度孔隙率的試樣,對其進行微觀結構評估和力學性能測試。
WX20190104-085029.png (544.54 KB, 下載次數: 1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4 08:51 上傳
圖1 梯度多孔結構的測試結果:(a) 應力應變曲線;(b) 壓縮變形;(c) 多孔結構相對模量及強度同相對密度的函數關系
通過對功能梯度多孔支架進行顯微形貌觀察內部并無缺陷,且孔隙率與CAD模型的偏差為3.61%,具有良好的幾何重復性;SLM加工的支柱直徑范圍為483μm-905μm;且彈性模量和屈服強度范圍分別為0.28-0.59GPa和3.79-17.75MPa;通過壓縮實驗測量,開發(fā)了梯度孔隙率和壓縮力學性能的數學關系。該研究將為設計和制造性能更優(yōu)的骨替代物梯度多孔支架提供一種新的方法。
來源:機械制造系統(tǒng)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