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莞機構參與研發(fā)的3D打印機已經正式投入市場。昨日,記者從位于松山湖的中科院云計算中心了解到,由該中心旗下研究院和中科院合作研發(fā)的3D打印機市場銷量已經突破100臺,今年或將實現量產。
記者了解到,中科院云計算中心研發(fā)的3D打印機,前期主要針對個人消費市場,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打印需求。同時,還將面向東莞的服裝、鞋帽等產業(yè),尋求產業(yè)應用機會。
普通物體兩個小時可打印
昨日,在位于松山湖的中科院云計算中心展廳內,兩臺由中國科學院和云計算中心自動化所東莞研究院合作研發(fā)的3D打印機陳列在此。在去年的東莞科技合作周上,中科院云計算中心最新研發(fā)的3D打印機一經亮相,就受到專業(yè)參展商的強烈關注。
中科院云計算中心自動化所東莞研究院副院長朱鳳華向記者介紹,從2010年開始,云計算中心就致力于研發(fā)3D打印機,歷時一年多,第一代3D打印機才宣告問世。
第一代3D打印機為熔融沉淀型,云計算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該款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如果要打印一個水杯,可以將一個杯子放在轉盤上,然后用掃描儀將杯子的相關數據掃描到電腦上,電腦上安裝有成像軟件,這時,連接在電腦上的3D打印機就開始工作了。
據了解,第一代3D打印機用的材料是塑料,連接到電腦后,3D打印機會將絲狀的熱熔性材料加熱融化,同時三維打印噴頭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根據截面輪廓信息,將材料選擇性地涂敷在工作臺上,快速冷卻后形成一層截面。然后重復以上過程,繼續(xù)熔噴沉積,直至形成整個實體造型。
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普通的小型物體,如果用3D打印機打印只需兩個小時左右,體積大一點的物體需要4-5個小時。據了解,這款產品的市場售價在一萬元左右。
第二代3D打印機技術國內領先
云計算中心展示的3D打印機有兩款,除了“開物II號”熔融沉積型3D打印機外,還有“天工II號”數字光處理3D打印機,記者了解到,后者是基于數字光處理技術(DLP)的3D打印機,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朱鳳華向記者介紹,第二代3D打印機從2011年開始研發(fā),同樣也是歷時一年多研發(fā)成功,其技術相比第一款產品更加先進。
朱鳳華進一步解釋,數字光處理3D打印機基于數字光處理技術,打印機所打印的材料不再是塑料,而是業(yè)態(tài)光敏樹脂,打印機會將材料逐層進行固化,流程重復直至徹底將模型構建完成。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傳統的產品制造主要是做“減法”,原材料通過切割、磨削等工序,除去多余部分形成零部件,然后被拼裝、焊接成產品,這一過程將浪費50%以上的原材料;而3D打印則是做“加法”,無需原坯和模具,可直接根據計算機圖形數據,通過層層增加材料的方法“打印”出產品,整個生產過程幾乎沒有任何浪費。
朱鳳華向記者介紹,使用第二代3D打印機,凡是能夠通過計算機三維設計出的東西,都能利用3D打印機制造出來,這將極大縮小產品從“概念”到“定形”的時間,從而加快產品的供給和更新周期。
自建多個3D打印網絡平臺
技術比較成熟后,3D打印機的市場推廣情況如何?朱鳳華向記者坦言,“目前,市場推廣還處于初期階段,市場銷量已達到一百臺,今年銷量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對于市場定位,朱鳳華介紹,云計算中心的3D打印機,前期主要面對個體消費者,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打印需求,比如一些設計師等,設計院校也會有需求,另外,一些企業(yè)也可以用于模型的打印。
記者了解到,由于第二代3D打印機打印出的模型更加精細,因此受到市場的青睞。目前,該產品已在東莞、北京等地進行銷售,市場前景廣闊。
為了能夠擴大在東莞的應用范圍,云計算中心也正在尋求產業(yè)對接機會。朱鳳華認為,“云計算中心的3D打印機,適合服裝、鞋帽、模具等產業(yè),企業(yè)可以用3D打印機進行模型的打樣,未來這些領域3D打印機的使用會變得非常普遍?!?
云計算中心除了自主研發(fā)3D打印機外,還自建了多個網絡平臺,希望能夠提前進行市場布局,整合國內的3D打印資源。
在云計算中心的展廳內,記者看到,中科院自主開發(fā)的3D打印平臺有四個,分別為創(chuàng)造吧、搜下3D、第三維、3D團購,這四個平臺各自面向不同領域,同時采取不同運營模式。在這些平臺上,消費者不僅可以搜索模型樣板,還可以提供自己的3D設計想法,并實現收益和在平臺上開設網店。
朱鳳華向記者介紹,這些網絡平臺組成了中科院自建的社會制造平臺,該平臺利用3D打印技術、網絡技術和社會媒體,通過眾包等方式讓社會民眾參與3D產品的制造過程,實現個性化、實時化、經濟化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在社會制造環(huán)境下,大批3D打印機形成制造網絡,并與互聯網、物聯網和物流網無縫對接,形成復雜的社會制造網絡系統。
專家訪談
中科院云計算中心自動化所東莞研究院副院長朱鳳華:
3D打印需針對行業(yè)做標準化解決方案
記者:3D打印技術對東莞傳統產業(yè)的升級有何推動作用?
朱鳳華:3D打印將改變制造業(yè)的生產方式,目前雖然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3D打印技術的成熟,制造業(yè)會逐漸被革新,這將推動東莞產業(yè)的轉型升級。
我們自己研發(fā)的3D打印機在工業(yè)上的應用,將先在服裝、鞋帽等重點行業(yè)進行試點,而這些行業(yè)都是東莞的支柱產業(yè),因此,東莞在3D打印領域,擁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記者:3D打印在市場推廣中,會面臨哪些難題?
朱鳳華:首先就是成本問題,目前,我們的打印機主要還是針對個體消費者,企業(yè)使用的比較少。企業(yè)可以用于打印樣品模型,但如果用于產品量產,成本會非常高。另外,技術上還需要繼續(xù)完善。目前,3D打印機還很少能打印出實用的東西,在精度上還有待改善,同時,3D打印的材料比較昂貴,這些都將是阻礙市場推廣的因素。
除此之外,如果要面向服裝、鞋帽等產業(yè),現在的技術還只能針對不同的企業(yè)做個性化的定制,尚未有統一的標準化解決方案。未來的3D打印技術,需要針對不同的行業(yè),做出不同的標準。
|
上一篇:三個高中生造了一臺3D生物打印機下一篇:莞正積極推動建立3D打印研發(fā)平臺 主攻金屬
|